为合理配置教育编制资源,优化教师队伍建设,聊城市东阿县委编办加强编制资源保障、教师队伍建设、人事制度创新,积极服务全县教育事业,促进我县义务教育“优质均衡”发展。
一是科学核编,加强编制资源保障。中小学核编采取“师生比”与“班师比”相结合的原则,为保障农村学校编制资源,对年级学生数达不到标准班额数的年级按照“班师比”进行测算。建立教师机动编制,对育龄女教师较多,承担示范、实验、双语教学任务,有寄宿学生需要人员管理,乡镇中心小学承担教学点管理任务等情况的学校,按不超过学校教职工总量5%的比例增加教师编制。根据区域人口流动变化及各学段学生规模变化情况,优化调整学校(教学点)结构布局,按照“总量控制、统筹城乡、结构调整、有增有减”的原则,建立县域内中小学教职工编制“总量控制,动态调控”机制。
二是招才引智,加强教师队伍建设。在年度用编进人计划中,优先保障中小学用编需求,充分利用事业单位招聘、基层教师定向委培等方式补充优秀人才,做到“空编即补”。针对部分学校教职工总体超编,但又存在结构性缺员的现实,设立中小学临时周转编制专户,根据全县中小学自然减员规律,对满编超编的中小学确需补充专任教师的,使用临时专户编制予以补充。优化岗位设置,全面落实专业技术岗位分级聘任,适当上浮中小学中级、高级教师岗位比例,在中小学增设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,加强对乡村中小学教师的政策倾斜,激发教师投身一线教学工作热情。
三是简化流程,加强人事制度创新。为加强教育行政部门用人自主权,简化县域内中小学教师流动程序,县组织、机构编制、教育、人社、财政等部门共同制订《关于规范东阿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和人员管理的实施意见》,县教体局根据中小学教师结构状况、教学实际需要等,研究提出教师交流方案,县委编办、县人社局、县财政局实行备案管理,不再办理调整审批手续。出台《关于城区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工作的实施方案》,定期选派县城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进行支教,提高农村中小学特别是薄弱学校的管理水平及教育质量,促进城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。